从“农地云拼”到“疗愈农业”,拼多多的农产品上行新实验




农产品已成为拼多多的核心壁垒:2024年农产品GMV达5200亿元,占平台总交易额16%,流通成本比传统渠道低20%。2025年,拼多多加码“电商西进”战略,在甘肃、内蒙古等地建产地直发专线,将损耗率从30%降至8%。
内蒙古酸奶糕、甘肃牦牛肉等特产通过“多多出评”系统收集东部消费者反馈,优化包装和口感,带动西部农产销量增长40%。
创新关键词是“疗愈农业”。拼多多开设情绪消费专区,基于“多多出评”的情感分析开发商品。例如,融安脆蜜金桔因用户评价中“减压”“治愈”等标签,被包装为高端礼盒,定价140元/800克,远超市场同类产品。
同样,赤峰牛肉干商家蒙都依据“多多出评”的咸甜偏好数据,研发出七成干、五成干等新品,复购率提升至50%。
分析师朱克力认为,新质供给正推动拼多多从“拼销量”转向“拼服务”。
但挑战在于品质管控:生鲜品类仍依赖“多多出评”的实时反馈机制,若品控失误,低价策略积累的用户信任或将崩塌。随着京东、抖音加速农产品布局,拼多多的供应链优势面临严峻考验。